校  徽

诠释:

标志采用徽章的样式,象征教育的严谨、端正与正直。

学院的中、英文称谓紧紧围绕着主体图形:盾牌,盾牌是信念、信心、实力的化身;盾牌的上部由绶带缠绕构成,绶带是荣誉与成就的象征;绶带上标识的年代则是时间磨砺的结晶。

盾牌的主体由三条会聚的线条贯穿,象征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同时,它们也抽象的构成字母“Y”,与下方的古朴典雅的字母“S”、“L”,共同标示出创始人的名字,象征创始人的思想、精神与信念。

盾牌外部向外延伸的形态则比喻学院的不断发展、开拓的信念。

蓝色,象征理性、刚毅。是学院精神的抽象寓意。


校   训

诠释:

“志藏天地”源于《三国演义》“有包藏天地之志,有吞吐宇宙之机”。“藏”,即“包藏、容纳”,旨在说明东方剑桥的学生志向远大,心怀天下。

“学贯中西”,即融会贯通中西文化,正如其名“东方剑桥”,“东方”寓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剑桥”蕴涵西方先进思想。东方剑桥的学生能够汲取中西文化精华,在日渐国际化的社会中有良好的发展。

“志藏天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底蕴,而“学贯中西”具有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意味。东方剑桥教育集团要培养有包藏天地之志、有学贯中西之才的人,这也体现了东方剑桥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民族灵魂的国际化人才。因此说,剑桥学子,“志藏天地、学贯中西”。


三   风

校风:立德求是 创新致用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体现在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管理者的作风,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良好的校风既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之一,又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大学在社会中扮演了很多角色,不仅是教育者,也是服务者、创新者。

立德:立:树立,德:德业,树立德业。立德,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学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非学无以广才;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对于学校思政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在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

求是:“求”追求、探究;“是”真也。在校风中引申为追求真谛、规律、本质。“求是”在这里,既指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运动(活动)的奥秘、规律,更指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中的每一个员工,只有求真求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的前提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致用:学以致用。香港宝典现场直播的学以致用,是指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中做、做中思、思中用。最根本的是要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要联合起来,由浅入深地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学到的东西要经常揣摩,真正地理解其含义,然后按照理论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到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再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就这样相互促进学习,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学而用之为识,学而无用为闻”,学习要学以致用,“致用”才能把自身的思考、体验和经验与书本上的所学结合起来,内化形成个人的行为和习惯,使所思、所学真正在践行中实现价值。“学以致用”同时倡导学生对道德准则的遵守和人文精神的践行,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勇于担当,以“好、好用、用得住”为育人效果,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彰显“东方剑桥”大学生的良好风范。

学风:勤学善思 求真进取

学风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学风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一种表征,是思想作风和道德情操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是治学精神、态度方法、氛围和育人环境的综合体现;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良好学习风貌。《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青年人在大学学习中淬炼人生的过程,是在思考之下完成的,“正心诚意”方有“格物致知”。

勤学善思:是指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生应培养勤奋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学习。它是一种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终身学习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能力,终身学习可以提升我们各方面的竞争力;终身学习可以不断改变、优化我们的大脑,提升智力水平。善思是指善于思考,慎重考虑,出自《荀子·成相》:“臣谨脩,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善思才能形成理性逻辑思维,才能不断总结,取其长、补其短,实现知识可迁移,能力可延展,思想可升华。

求真进取:所谓“求真”,即为追求事物发展真理所在及客观规律,包含求真知、求真学、求真实、求真人。所谓“进取”,即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永无满足。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努力干好每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既包括了在校的学业精神、创业精神,也包括了未来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为人之道。

教风:勤研善教 启智育人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特点、作风、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素质综合的表现,是校风建设的关键。教风在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治学态度、科研能力、人格魅力和工作习惯等方面。

勤研善教:是指教师勤于钻研,善于教书育人。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转变教学思想,改革课堂教学,破解教与学的矛盾,探索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采用任务式、项目式、产教融合式等新型培养模式。

“勤研”是以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活动。“善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研究课堂教学,善于改革课程结构,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为主转变,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

启智育人:是指以道启心、以心启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启迪学生潜在智慧;学校永远把人的教育培养放到第一位,实施全人格教育,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采取激发、鼓励、唤醒等育人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规划和指导学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